⼜是⼀年將終盡的⽇⼦,剛越過⼀甲⼦的歳⽉,想到南宋辛棄疾《醜奴兒》的「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,愛上層樓。為賦新詞強說愁。⽽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,欲說還休。卻道天涼好個秋。」在這紛亂多事的世局中,但願以懷著沈潛的⼼境,靜待冬去春來。

早上晨讀,偶然讀到⼀文章提到「青蟲,想說這仙⼈也真能說故事了,究竟是什麼意涵?努⼒想去揣摩其⾔外之意,對他為何要以「青蟲」來描述,有些好奇。

原文是『無風起浪何原哉?青蟲出攪風排,排兩排三排空,四排五排六排暢』;

在晚唐.徐寅〈初夏戲題〉詩中:「青蟲也學莊周夢,化作南園蛺蝶⾶。」他引入莊周夢蝶的典故,說青蟲化蝶,說明即使微⼩的⽣命也能蜕變和升華。

再查了網路百科,描述蛹化蝶的過程:蝴蝶交尾產卵後,卵孵化後的幼蟲,稱齡幼蟲,每蛻,則增加齡,稱齡期,般來說灰蝶蛻4次,鳳蝶5次,蛺蝶科7次。幼蟲在化蛹前會將體內的廢物排出,再吐絲結成絲座,將體固定,之後,再從胸部蛻變化成蛹。蝴蝶破蛹出,這過程稱「化」,也就是出翅膀。從幼蟲到蛹然後化變成蝴蝶,這是蝴蝶最神奇的過程,變化之吃驚。

原文試解:

句,無風起浪何原哉 ~ 描述雖外境平順,但上進之仍未息;

句,青蟲出攪風排 ~ 想如青蟲出化成蝴蝶,在地翔,必須經歷過蛻變的過程。

第三、四句,排兩排三排空,四排五排六排暢 ~ 是以佛家破除的三空(我空、法空、空空),是內修之為,第四句的「暢」字 「申」字旁,有⼼⽥合天地上下成六合之道,為外

我想⾼真期許路上的⾏者,努⼒破除我執之縛,明瞭五蘊皆空,以仁共⾏,則他⽇必能暢遊天地之間。這比喻著:在修⾏的路上,要能瞭解、⾯對、接受、破除⾃我因有形所伴隨⽽來的執著,就像青 蟲必須⼀次次地蛻⽪,終究才能從⿊暗的地底展翅迎向陽⽇普照的無垠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