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佛寺旅行散策(下)

東寺五重塔

東寺五重塔(圖1)是京都的標誌性建築,高達55公尺,是日本現存最高的木造建築。

圖1 東寺五重塔

西元826年,弘法大師空海主持建造東寺五重塔,用以供奉從唐朝迎回的佛舍利。塔的五重結構,象徵著佛教的五行: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。歷經千年風雨,五重塔曾四度毀於雷擊,現今所見為1644年重建的第五代。

令人驚訝的是,在日本這個地震頻繁的國家,五重塔從來沒有被震毀。1995年震度7級的阪神大地震,造成了近11萬棟房屋全毀,而處於境內的13座五重塔卻全都倖免於難。其實,歷史上幾乎沒有五重塔是因為地震而倒塌崩壞的,是什麼原因使這些木構造塔式建築能夠經得起如此強烈的震動呢?

原因之一就在中心稱為「心柱」的實心木柱(圖2)。在地震發生時,心柱不是與其强大的震力對抗,而是以水平的方向彎曲、變形。而且「心柱」也會和塔身互相牽制震動而降低搖晃程度,抵消和吸收了巨大的能量。另一個原因是五重的木結構提供了柔性的緩衝,來自地面的震力不容易向上傳導。在地震發生時,整個塔身有點像是蛇扭身(圖3)。

圖3 取自Pedpa 網站

圖2 五重塔心柱 取自Bosai 網站

當然,五重塔還有許多巧妙的設計,呈現古人「以柔克剛」和「順勢而為」的智慧,在此就不多述。它的設計理念也啟發了現代建築的防震技術,比如說完工於2012年,高達643公尺的東京晴空塔(圖4)也是使用類似的結構,因而稱為「心柱制震」。

圖4 東京晴空塔

木結構建築在近年來受到建築界的重視,除了木材本身材質的優點和魅力,它也可以對環境的固碳、減碳、節能及再循環做出貢獻。成熟森林對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遠不如新生的森林,所以藉由對建材的利用可以幫助自然生態的「循環再啟」。科技的發展,強化了木結構的強度和耐火性。現在世界上已經有超過80公尺的木結構建築(圖5&6)。遠超過了許多國家法規對於木結構建築8-10樓的限制!

而台灣嘉義由於百年前阿里山林場,發展出其特有的木業生產及文化,因此被稱為“木都”。據說現在還有數千戶以上的木構造房屋。前一陣子到嘉義美術館參觀,這就是一個重新規劃在保存其木業文化、歷史而且融入現代元素的例子(圖7&8)

圖7 & 8 嘉義美術館

嘉義美術館的前身是菸酒公賣局,完成於1936年。原始設計師是梅澤捨次郎,他也是台南林百貨的設計師。新的建築師把原本鋼筋混凝土的牆面拆除,改以大片玻璃帷幕取代。承重的角色則由木結構的板材-CLT和鋼骨來擔任。屋頂的部分除了CLT之外,也以鋼樑或鋼絲聯結。整個建築呈現簡約、樸實、剛柔並濟、新舊並呈的氛圍。

東本願寺

日本之行的最後一天,我起早到附近的東本願寺(圖9-11)。

圖9-11

建於1602年的東本願寺,歷經江戶時代四次火災毀損,於明冶時期重建。寺內的御影堂據說是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之一。

我到的時候因爲還早,遊客很少,供奉阿彌陀如來的阿彌陀堂已經有僧侶在頌經作早課,但御影堂已經有些民眾坐在大廳(圖12)。

圖12

原來是當天為能登半島死傷家屬辦誦經法會。能登半島地震發生在2024年1月1日。震央在石川縣,由於震級為7.6級,超過了日本氣象廳地震測量的最高等級,因此造成了很大的傷亡,共有250人死亡,1千多人輕重傷,9千多棟房屋全倒。

東本願寺是淨土真宗的本山。淨土宗由法然上人於1333年創立。其教義強調通過專心念佛,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名號,就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,往極樂淨土。創立之初,淨土宗被視為「捷徑」而遭受許多批判,因為其他各宗派都認為,人必須透過嚴𧫴艱苦修煉才能獲得解脫。

法然上人的門生不是被處死就是被迫還俗,他自己也遭到流放。但是當時平民百姓在教育不普及且經常面臨疾病、戰爭等生死攸關的苦難情況下,淨土宗其簡單易行的念佛法門深受平民百姓的歡迎,很快地廣為流傳。

據說在晚唐時期的禪宗也是排斥淨土的,因為禪宗強調「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」。這與淨土向外求法的執著是違背的。與但是最近讀到六祖惠能所說的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,「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」。我學尚淺,但覺得彼此在入世修行還是有一些類似的想法吧!

當天下午前往機場前,又帶了家人造訪了東本願寺。御影堂大廳已經坐滿了參加法會而正在誦經的人們。和我早上經過阿彌陀堂聽到的僧侶誦經不同的是,他們的聲音似乎更透露出失去和分離的遺憾!

在離開東本願旁的山門前,看到一個牌子(圖13)提醒著來往的人們:「悲傷、痛苦、煩惱是人生的滋味」。

圖13

旅行即閱讀。離開日本旅行回台灣大約1個多月,把一些在旅途中看到有興趣的文化、建築、藝術,特別是與佛法有關的做了進一步的了解。我覺得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加旅行的體驗,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學習佛法。

釋寛謙法師致力推廣佛教藝術,她在出家前是雕塑家楊英風的女兒。她提到:「我之所以致力於推廣佛教藝術,目標其實不在藝術,而是為了找到讓人親近佛法的權巧方便,因為藝術圖像和生活完全連結在一起,容易打動人心。

在西方,人們常將教堂和教堂裏的藝術作品稱為「窮人的聖經」(Poor Man’s Bible)。這些彩繪玻璃、繪畫、雕刻,不需要透過文字或繁複的教義、學習,在普羅大眾的心靈需要沈澱或撫慰的時候,就能直觀地感受到宗教的美好和力量!

只是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太執著停留於相。到台灣博物館看展,有一個展廳陳列好多的佛像(圖14)。原來這些佛像是被不知名的信眾丟棄在龍山寺外。據說很多是在大家樂簽賭全盛時,摃龜者遷怒於神明而將神像丟棄或被壞。龍山寺廟方將這些無主神像收留,舉行了去神儀式,捐了270尊給博物館。

圖14

展示廳給這些佛像下了一個標題:「諸神黃昏」,我倒不是很認同。自性本是佛,但迷者向外求,有所攀緣。黃昏是人,與佛像無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