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道」是天地萬物的演化運行機制,中國哲學的信念之一。這個「道」不是指「道教」的道。大家要清楚,「道家」教義不等同「道教」文化。
老子的《道德經》,分為「道經」和「德經」上下兩個部分,合起來稱之為《道德經》。「道」不僅是宇宙運行法則、自然生命之道,也是個人修行、政治治國的方法,同時也是世間萬物宇宙的本源,強調「順其自然,無為而治」的價值觀。「德」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世界觀、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。如果說「道」反應了自然規律,那麼「德」就反應了一種社會法則。
「道」到底是什麼?老子的《道德經》對「道」涵義有諸多著墨,簡單以其中精髓解釋之。推薦有心修道的人閱讀道德經,對理解「道」會有更深入的看法。
道是自然法則,天之道。道德經第一章開宗明義就指出: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」第二十五章: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」指出「道」雖可以用語言解釋,卻又不是恆久不變的,一切萬物皆由道所出,甚至連天地都由道而來,天地間事物均遵循自然的規律,陰陽相生運行不息,也是自然的規則。所以行事要按照自然法則和規律去運作,不去過分人為干預,自會有其運行之軌則。
個人修道上,道德經主張柔和之道,柔弱勝剛強。老子所說的「柔弱」,並不是軟弱不堪,而是柔韌堅忍。剛強容易彰顯外溢而不能持久,以柔韌堅忍的態度處世,內歛低調、平和的心,方能以柔克剛。《道德經》提到:「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」「天下莫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。」指出水雖柔弱,但為人要如水般擁有滋養萬物,利益眾生;柔順無形,不與人爭;就下而流,低卑自處的特性;成就別人也成就自己。
《道德經》還主張–「無為」,無為而無不為。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,也不是主觀的不作為,而是看上去「無為」的一種「為」,例如水的流動從高處往下流,看似不費力氣,卻有滴水穿石的力量,所以無為是順水推舟、因勢利導順應自然規律的作為。也指個人沒有私心,只是順其時勢、自然,不為自己私利、名譽、權力而做事,以無為的態度去實現有為的理想。
「無為」不僅用在個人修心養性,也可用於政治的政策方針,政府無為,百姓自治。「無為而治」的思想,在上者無私慾、不居功自傲,制定制度不過分干涉,人民自然純樸敦厚、少私而寡慾,才容易達到「為無為,事無事,味無味」的境界。
談到「無為」,還要講到《道德經》說:「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」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,這裡的「為而不争」,是一种態度、修養,要人捨棄一些功名利祿的欲望,從爭名奪利中解脫出來,轉向精神上的追求,也因為這種胸襟,成為一種「不爭之爭」。
《道德經》還提出「有無相生」。第二章: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」萬物本無相,有無、難易、長短、美醜、善惡、好壞、高低等等的認知,緣於人的意識去認識、定義世間萬物,對「物」有了價值判斷,便從一元世界進入二元世界,開始有了分別。其實事物雖相反對立,但卻也相互關聯、相伴相生而有作用,所以修道上,人應放下個人主觀評斷、分別心,遵循自然法則。
「修道」是一種人生精神境界的修養,「人道」則是人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,這些行為可透過修道而合乎「天道」。知識越累積越增加,但修道則會讓個人主觀成見和私心越來越減少,進而去除掉貪嗔癡三毒,回歸到我們最原始純淨的赤子之心,自然就能夠瞭解生命實相。當真正瞭解「道」,對生活的滿足感、生命的品質自會提升。
上帝創造不同的種族人群,各自有不同信仰,對「道」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與修行法門,不論外在的法門是什麼,其實「大道」一理相通,不同宗教同出而異名,所以有「五教合一」之說。五教教「理」相通,教「法」不同,但在修行上乃互為一體,都是幫助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純真本性,也就是本來無私無我的面目,甚至能達到與天地合一,天人感應的境地。修道其最終目的,都期望藉由個人修身後,最終可以達到《禮記·禮運篇》所謂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」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