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,看到一個視頻。影片中,一位法師坐在長桌後。信眾或二或三,雙手合十,雙膝跪下,把手上的紅包放在桌上,口中念著“感恩”。一旁的工作人員立刻收起紅包,讓下一組信眾接續。短短不到一分鐘的視頻,竟有近二十位信眾依次進行這一儀式。
初看這段影片,我覺得有些荒謬,似乎是斂財行為。但隨後我意識到,自己也許誤解了事情的真相。我自以為是地認為能從這一小段視頻中,看清整個過程的全貌。或許,這些布施是用來支持法師進行某種有益於大眾的善行。我犯了從表面現象妄下定論的錯誤。
這讓我想起自己的一個親身經驗。幾年前,一個同事推薦我參加一個宗教聚會,我不好拒絕,便答應前往。聚會的場所和氛圍還好,但我注意到大家對“師父”的崇拜有些過度,無論言談還是行動,都離不開“感恩師父,讚嘆師父”。後來被勸說要捐獻,且捐獻金額越高,越能得到師父的祝福和庇佑。當時我雖然還沒有接觸佛法,但覺得布施應該是隨心隨意,而不是與某種“等價交換”掛鉤,因此沒有再參加後續的活動。後來,這位禪師被爆出擁有勞斯萊斯、賓利等總價超過7千萬元的名車車隊。
開始學佛之後,明白布施有所謂的「三輪體空」 。三輪指的是:布施的我、受施的人、所施的物。我、你和所施的物三者皆空。【金剛經】也提到「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…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不執著於形式,才是真正的「無相布施」。
我曾讀過一個故事,一個女孩父母雙亡,淪落在寺廟附近乞討。她見寺廟裡人潮湧動,便心生隨喜,將身上僅有的零錢布施給寺廟。住持知道了,親自來為她說法,誦經祈福。
女孩離開寺廟以後,到附近大樹下休息,雖然身無分文,但充滿法喜,不久就睡著了。一位王子經過了,看到熟睡的女孩,身穿襤褸,卻非常可愛,就把她接回宮裡,不久之後,王子成為國王,把女孩立為皇后。
從一個乞討的孤兒,變成皇后。女孩心想:「這應該是我布施所得到的福報。」於是,她從宮裡帶了財寶,要到這個寺院裡去感恩,作大布施。
她想:「當初我只布施幾個零錢,住持就親自來為我誦經祝福,今天我帶了這麼多的金銀珠寶到寺院,住持應該會更重視我吧!」
沒想到,到了寺院後,沒見到住持,只有一位僧人來迎接她。女孩不解、失望。僧人解釋:「上次妳來,布施雖少,但心懷慈悲,又是全部所有,那些錢的功德無量。所以住持為你誦經祝福。不過,你現在布施的財寶雖然多,卻有「我慢」之心,兩者功德有別,住持無法見妳。」
多數人無法像僧侶一樣專心修行,只能藉由信仰活動或在家修習佛法,追求離苦得樂。而布施本是修行其中的一個方法。佛法教導我們除了財布施(物質的援助),還有法布施(智慧的啟發)和無畏布施(精神的支持)。所以執著於某種形式上或價值上的付出,甚而期待對等的回報,終究是沒有意義的!